當前位置:杭州托普儀器有限公司>>技術文章>>桃氣候適宜度年際變化特征
桃氣候適宜度年際變化特征
桃全生育期溫度適宜度較高為0.73,水分適宜度較低為0.47,綜合適宜度為0.59。各年代水分適宜度變化不一,20世紀80年代較高距平值為0.10,21世紀10年代較低,距平值為-0.02。水分適宜度的變化轉折年份為 1990 年,1971—1990 年水分適宜度以0.087/10 年的線性趨勢增加,1990—2010 年以 0.067/10年的線性趨勢降低。溫度適宜度20世紀90年代較低,距平值為-0.03。21世紀10年代較高,距平值為0.02。
人工氣候室的記錄顯示:溫度適宜度變化的轉折年份為1996年,1971—1996年溫度適宜度以0.034/10年線性趨勢下降,1996—2010年適宜度以0.063/10年線性趨勢增加。全生育期水分適宜度與溫度適宜度的相關性不顯著(R=0.1897,P>0.1),表明溫度、降水適宜性變化不一致。綜合氣候適宜度基本上呈下降趨勢,20世紀80年代適宜度較高,距平值為 0.03,20 世紀 90 年代適宜度較低,距平值為-0.02。
萌芽開花階段氣候適宜度變化
萌芽開花階段是桃開始生長時期,水分需求較少,溫度對開花萌芽的影響較大。平均水分適宜度為0.47,溫度適宜度為 0.70,綜合氣候適宜度為 0.60。水分適宜度 20 世紀 80 年適宜度較高,21 世紀 10年代較低。20世紀70年代水分適宜度呈線性降低,20世紀80年代初,適宜度有所上升。1983—2007年適宜度以0.14/10年(R=0.2732,P<0.1)的線性趨勢降低,2008—2010 年水分適宜度開始上升。溫度適宜度 20世紀80年代較低,21世紀10年代較高。1971—1988年溫度適宜度以0.16/10年的線性趨勢下降,1996—2010 年適宜度以 0.14/10 年(R=0.2513,P<0.1)的線性趨勢升高。春季增溫對桃生長的適宜性貢獻較大。溫度、水分適宜度呈較顯著的負相關性(R=-0.3748,P<0.01),溫度和降水適宜度呈反位相變化。20 世紀 90年代綜合適宜度較低,21世紀10年代適宜度較高。
果實膨大階段氣候適宜度變化
果實膨大階段是桃產量形成的主要階段。此階段水分適宜度為0.44,溫度適宜度為0.83,綜合適宜度為0.59。果實膨大期間需要大量的水分及養(yǎng)分輸送,在溫度適宜性較好的環(huán)境中,降水是影響其氣候適宜性zui主要的因子。水分適宜度的較高值出現(xiàn)在20世紀80年代,較低值出現(xiàn)在21世紀10年代。1971—1984 年 水 分 適 宜 度 線 性 升 高 ,1984—2010 年 以0.069/10 年(R=0.2514,P<0.1)的線性趨勢降低。溫度適宜度的較高值出現(xiàn)在20世紀80年代,較低值出現(xiàn)在21 世紀 10 年代。1971—2010 年以 0.014/10 年的線性趨勢降低。溫度適宜度與水分適宜度相關性比較顯著(R=0.2690,P<0.1),果實膨大期水分、溫度適宜度變化比較一致。綜合氣候適宜度與溫度、水分適宜度的同步變化,較高值出現(xiàn)在20世紀80年代,較低值出現(xiàn)在21世紀10年代。
果實成熟階段氣候適宜度變化
果實成熟階段是桃產量形成的zui后發(fā)育階段。與降水的適宜性相比,溫度的適宜性對桃的生長影響更大。降水適宜度為0.56,溫度適宜度為0.52,綜合氣候適宜度是全生育期中較低的生育階段為0.55。20世紀80 年代水分適宜度較高,21 世紀 10 年代適宜度較低。適宜度變化具有較明顯的周期性。溫度適宜度的較高值出現(xiàn)在20世紀80年代,較低值出現(xiàn)在21世紀10 年代。1971—1992 年溫度適宜度線性升高,1992—2010 年適宜度以 0.165/10 年(R=0.2695,P<0.1)的線性趨勢降低。水分適宜度與溫度適宜度的變化比較一致,相關性顯著(R=0.5306,P<0.01)。綜合氣候適宜度與水分、溫度適宜度變化同步,20世紀80年代較高,21 世紀 10 年代較低。更多組培培養(yǎng)室信息:/yq_list/yq_375_1
請輸入賬號
請輸入密碼
請輸驗證碼
以上信息由企業(yè)自行提供,信息內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(yè)負責,農機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。
溫馨提示:為規(guī)避購買風險,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