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你如何認識秸稈打捆機
閱讀:923發(fā)布時間:2015-4-23
秸稈打捆機起源于18世紀,美國的埃默里發(fā)明了草打捆機,方便了運輸。
1827年,美國的戴德里克在埃默里基礎上研制出連續(xù)生產(chǎn)的打捆機,在美國和英國取得*成功,從而加快了生產(chǎn)節(jié)奏。
1871年,美國人沃爾特-伍德獲得了鋼絲打捆機的,在當時這種打捆機是很出色的,還曾經(jīng)在英國展覽過。
1958年美國的艾利斯-查默斯公司把羅托-巴勒研制的圓柱體打捆機投入商品生產(chǎn),直到現(xiàn)在這種打捆機有些地方仍在使用。
秸稈打打捆機優(yōu)點:
1、秸稈壓塊機物料適應性強:適應于各種生物質原料的成型,秸稈從粉狀至50mm長度之間,含水率5%--30%之間,都能加工成型。
2、電加熱功能:全自動電加熱裝置,可調節(jié)物料的干濕度,解決不堵塞、不成型的難度。
3、壓輪自動調節(jié)功能:利用推力軸承雙向旋轉的原理自動調節(jié)壓力角度,使物料不擠團、不悶機,保證出料成型的穩(wěn)定。
秸稈打捆機主要結構:該機由機身、傳動機構、喂料機構、密度調節(jié)機構、壓草活塞機構、草捆長度控制機構及車輪行走機構組成。
打捆機工作原理該機由機身、傳動機構、喂料機構、密度調節(jié)機構、壓草活塞機構、草捆長度控制機構及車輪行走機構組成。由電動機(或內燃機)通過傳動機構帶動連桿驅動喂料壓板和活塞作往復運動;適量物料通過進料口、在喂料壓板的作用下,進入儲草腔內,再由壓草活塞推入并被壓緊前進。當達到料捆長度時,將隔離板插入儲草腔內,之后隨草前行,待該板走出儲草腔后,即可用繩帶捆綁料捆,出機待用:該機可在較平整的場地由汽車或拖拉機牽引作短距離的移動。
秸稈打捆機適應范圍:
廣泛適于玉米秸、麥草、稻草、牧草于干、青牧草,水稻,小麥,玉米秸桿的收集、擠壓打捆、可大大減少貯存占地面積、提高運輸能力,減少火災可能性。秸稈撿拾打捆機是畜牧業(yè)、造紙業(yè)*的優(yōu)選設備。該機具有結構緊湊、操作方便、可靠性高等特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