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產品關鍵字:
大樹移植后日常管理技術及常見疑問
點擊次數:435 發(fā)布時間:2014-7-14
*節(jié) 大樹移植日常養(yǎng)護管理技術
大樹栽植是“三分種,七分養(yǎng)”,在移植后1-3年里日常養(yǎng)護管理很重要,尤其是移植后的第1年管理更為重要,主要工作是噴澆水、排水、樹干包扎、保濕防凍、搭棚遮蔭、剝芽除嫩梢、病蟲防治等。
一、輸液與澆水
栽植后立即澆一次透水,待2-3天后,澆第二次水,過一周后澆第三次水,以后應視土壤墑情澆水可適當拉長時間,每次澆水都要做到"干透澆透",表土干后要及時進行中耕,以利于土球底部的濕熱能夠散出以免影響根系呼吸。除正常澆水外,在夏季高溫季節(jié)還應經常向樹體纏繞的草繩或保濕墊噴水,一般每天要澆4-5次水,早晚各噴水1次,中午高溫前后2-3次,每次噴水,以噴濕不滴水不流水為度,以免造成根部積水,影響根系的呼吸和生長,使根部土壤保持濕潤狀態(tài)既可。
現代*的養(yǎng)護技術是以給大樹吊注輸液為主,輸液zui大的優(yōu)點是不會造成根部積水影響根系呼吸和和生長,因為常規(guī)澆水法很難控制水量,易造成水的浪費和根部積水,使用吊注輸液能節(jié)水節(jié)工節(jié)能達90%以上。
二、捆扎保濕
對樹皮呈青色或皮孔較多的樹種以及常綠樹種,應將主干和近主干的一級主枝部分用草繩或保濕墊纏繞,減少水分蒸發(fā), 同時也可預防干體日灼和冬天防凍,但所纏的草繩不能過緊和過密,以免影響皮孔呼吸導致樹皮槽朽,待第二年秋季可將草繩解除。
三、搭棚遮蔭
夏季氣溫高,樹體蒸騰作用強,為了減少樹體水分散失,應搭建遮蔭棚減弱蒸騰,并防強烈的日曬。注意:高溫天氣在運輸途中和栽植養(yǎng)護時大樹遮蔭不能過嚴,更不能密封,也不能直接接觸樹體,必須與樹體保持50厘米的距離,保證棚內空氣流通,以免影響成活率。
同時,利用現代*的蒸騰抑制技術(抑制蒸騰劑)來減弱樹體的蒸騰作用,防止水分過度蒸發(fā)。
四、支撐固樹
樹大招風,大樹移植后,必須穩(wěn)固大樹,避免其晃動,和被大風吹搖樹干和吹歪樹身,常采用的立支撐桿(一般成品字形三桿支撐)和拉細鋼繩的方法(細鋼繩拉樹應為品字形三方拉樹,并注意系安全標識物)穩(wěn)固樹,若采用支撐桿,支撐點一般應選在樹體的中上部2/3處,支撐桿底部應入土40-50cm。
注意:“晃樹必死”。
五、剝芽除萌除梢
大樹移植后,對萌芽能力較強的樹木,應定期、分次進行剝芽除萌,除嫩梢(切忌1次完成),以減少養(yǎng)分消耗,及時除去基部及中下部的萌芽,控制新梢在頂端30cm范圍內發(fā)展成樹冠。
注意:有些大樹移植后發(fā)芽是在消耗自身的養(yǎng)分,是一種成活的假象,應及時判斷是否為假成活并采取相應措施。
六、防凍防寒解害
在冬季霜凍時,可用防凍墊(無紡麻布、塑料膜、草繩)包裹樹干及主枝,以減弱霜凍對大樹的影響,防止大樹受凍。注意:塑料膜包扎只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,待氣溫回升平穩(wěn)在5℃以上時立即去除包裹物。
現代*的更有效的防凍措施是樹干及主枝涂刷凍必施,并結合全株噴施(重點噴幼嫩組織),防凍抗霜,減弱凍害冷害寒害對大樹的影響。解害促進康復。
七、促進根部土壤透氣
大樹栽植后,根部良好的土壤通透條件,能夠促進傷口的愈合和促生新根。大樹根部透氣性差如:栽植過深、土球覆土過厚,土壤粘重、根部積水等因素會抑制根系的呼吸,根無法從土壤中吸收養(yǎng)分、水分,導致植株脫水萎焉,嚴重的出現爛根死亡。為防止根部積水,改善土壤通透條件,促進生根,可采用以下措施:
1、設置通氣管如圖的pvc管:在土球外圍5cm處斜放入6-8根pvc管,管上要打無數個小孔,以利透氣,平時注意檢查管內是否堵塞;
2、換土:對于透氣性差,易積水板結的粘重土壤如粘壤土,可在土球外圍20-30cm處開一條深溝,開溝時盡量不要造成土球外圍一圈的保護土震動掉落,然后將透氣性和保水性好的珍珠巖填入溝內,填至與地面相平。
3、挖排水溝:對于雨水多、雨量大、易積水的地區(qū),可橫縱深挖排水溝,溝深至土球底部以下,且溝要求排水暢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