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在生活環(huán)境、植物栽培以及文物、檔案保護方面越來越多的被大家重視起來。今天讓工采網(wǎng)技術工程師來介紹一下這些應用場合可選擇的CO2二氧化碳傳感器有哪些?
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不僅能顯著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,同時還能通過擴大光源利用范圍來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。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濃度比較穩(wěn)定,變化不大,一般為0.03%-0.04%,這個濃度在溫度25以下時,隨著溫度的提高,光合作用增強,創(chuàng)造的有機物質增多,作物表現(xiàn)出旺盛的生長狀態(tài);當溫度超過30時,光合作用創(chuàng)造的有機物與作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相同,甚至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,作物停止生長。
冬季溫室蔬菜生產(chǎn)為了保溫的需要,常使大棚處于密閉的狀態(tài),造成棚內空氣與外界空氣相對阻隔。而薄膜的氣密性較強,因此在覆蓋后棚內土壤水分蒸發(fā)和作物蒸騰造成棚內空氣高溫,如不進行通風,棚內相對濕度很高。當棚溫升高時,相對濕度降低,棚溫降低相對濕度升高。晴天、風天時,相對溫度低,陰、雨(霧)天時相對溫度增高。在不通風的情況下,棚內白天相對濕度可達60-80%,夜間經(jīng)常在90%左右,高達100%。 棚內濕空氣遇冷后凝結成水膜或水滴附著于薄膜內表面或植株上。
然而,在高濕環(huán)境下,目前市場上比較的紅外CO2傳感器,性能差別不太多,普通的紅外原理傳感器的工作濕度范圍一般都是95%RH以下,超過這個濕度值的時候,普通傳感器很快就輸出變成0或者輸出滿量程。而韓國SOHA的抗高濕CO2二氧化碳傳感器SH-300-DS可以在0-99.5%RH下環(huán)境工作,再通過給傳感器加防護罩的方式才能夠提供傳感器抗結露的能力。如下圖的實例,在電路外圍增加外殼,同時增設特殊材質的過濾罩+內置小風扇來防止內部電路凝露。就可以保證傳感器正常工作而不受凝結的影響。